小樽車站的月台

otaru_station

這照片是刊載在《小樽昭和懷舊》第118-119頁,由小樽出身的攝影師岡田明彥所拍攝的作品:
昭和43年(1968年)左右,乘客在小樽車站3號月台下車,沿著階梯而下的情景。

小樽車站在當時是從車站這邊往山的那方向,依序設了0號至3號月台;現在的話則反向從山邊往車站這邊依序設置1至5號月台(不知為何沒有3號月台)。
現任站長安藤昭彥先生告訴我:月台編號方向改變是因為JR車站改成由南向北為月台依序編號的關係。

札幌車站是從靠車站這邊開始依序編號,而小樽車站則是因為車站位在北方,所以越往車站這邊,月台數字越大。
而照片上的這地方,現在則是1號月台。

照片上可看到打開蒸汽火車車窗,把單肘放在上方等候著發車的乘客,以及穿著簡單夏服的婦人與穿著和服的妙齡女子。

除此之外,從昭和42年(1967年)開始舉辦的「小樽潮祭」的提燈、風鈴也入了景,由此可推測出拍攝時節應為七月盛夏。

小樽不論是南下或北上的路線,隧道都不少,因此搭乘蒸汽火車的旅客也挺辛苦的。

當時車內並沒有空調設備,所以在炎炎夏日為保持通風,車窗並不會完全關閉。進入隧道時,汽笛聲一響起,就是請大家關閉車窗的訊號;若是忘記關窗,或是太慢關窗的話,悲劇就會因此產生。

小樽到札幌間是雙軌鐵路,隧道空間也大,所以就算悲劇發生也還不致於太嚴重;但小樽往余市方向的路線則是單軌鐵路,隧道的空間也大大縮減到不剩一半,所以悲劇發生時就好像鑽過煙囪一樣。

雖不至於像漫畫那樣誇張到一過隧道整個臉就突然變得一團黑,但臉上出現的黑色紋路也夠使人發笑的了。當然,我也是這悲劇體驗者之一,呵呵!

照片中小樽車站月台的柱子是供停駛的路線所使用的,這到現在也沒變,但好像不太有人知道這事呢!現在的月台柱子還結合了北一硝子的燈,這可是在小樽才能享受到的懷舊風情喔!

筆者:斎藤仁  翻譯:棻

照片:引用自《小樽昭和懷舊》(BURANT MAGAZINE SHA出版,第118-119頁)